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全人教育 - 實踐篇 | 中原大學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

認識中原

如何透過「通識教育」落實「全人教育」? 

中原大學針對現代學生知識「偏狹化」、「單面向化」的趨勢,將通識教育定位為「全人化的通識教育」,從「博雅教育」、「現代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專業素養教育」等面向,設計教育內容,旨在培育敬業樂群、通達博雅,「有信」、「有望」、「有愛」的現代公民,並透過「通識課程」、「通識活動」以及「情境教育」等方式全方面實施。      


尤其,為了力求學生全人發展,我們一方面提高通識課程學分,同時精心規劃多樣性之相關課程供學生修讀。為實踐四平衡的精神,我們將這些課程依「天學類」、「人學類」、「物學類」及「我學類」等四個學類,並引導學生在四類中平衡選讀。 



如何在「專業訓練」中落實「全人教育」? 

中原大學在學生的專業訓練中,透過課程安排及「教學」與「學習」過程中兩方面落實「全人教育」。在課程安排中,開授專業素養相關課程如「工程倫理」、「企業倫理」、「科技發展史」、「科技溝通」…等有專業特性的通識課程,另一方面,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融滲」方式,結合專業課題導入全人教育課題,例如「尊重智慧財產權」、「誠實與守時品格」…等。 



如何在「學術研究」中落實「全人教育」? 

中原大學基於「以智慧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理念,在學術研究上,透過跨領域研究、專題研究、專業實習…等引導學生體驗「個人與群體的平衡」之重要性,對研究與學術倫理之重視,落實「學識與人格的平衡」,使本校成為國內外一所不僅學術卓越,更致力於全人教育之大學。 



如何在「輔導關懷」中實踐「全人教育」? 

基於全人教育涵蓋「學習」與「生活」的層面之認識,中原大學在輔導關懷上涵蓋「學習輔導」以及「生活輔導」。在學習輔導方面,我們建立「學習預警」與「學習導航」制度,從學習障礙的學生優先切入,強化輔導的頻次與強度;在生活輔導方面,除建立多元化的導師制度以外,也將「家長」列入關懷網絡之內。為此目的,發展一個整合「學習輔導」與「生活輔導」的e-touch資訊互動系統平台,使輔導作業得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在「行政服務」中落實「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在「行政服務」上,分「制度規章的設計」以及「行政服務的措施」兩個面向。      

制度規章方面,制訂或修改辦法時,除注意制度本身的合理性與嚴謹性外,也力求尊重相關人員的需要與尊嚴,並盡量在辦法中植入引導「全人發展」的各項因素。     


在「行政服務措施」方面,我們經常鼓勵行政人員從「服務對象」的觀點檢討並改進服務的方式,營造一個親切、溫馨的環境。 



如何在「情境營造」中落實「全人教育」? 

中原大學在校園的規劃和建設過程中,顧及到「天人物我間的和諧」、「尊重自然與人性的尊嚴」,例如校園內建築規興建時,盡量配合現有的環境和樹木。如在人行步道上,雖有樹木擋路,但仍盡量予以保存、保護。 

 


如何透過「全員參與」方式落實「全人教育」? 

基於「全人教育」有賴大學內所有教職員工全員參與的認識,我們經由「新進教師研習」、「導師會議」、「教學工作坊」以及「樹與花–教與學通訊」、「人之師錦囊」等刊物,再加上「教學資源製作補助」等機制鼓勵教師融滲全人教育精神於教學活動上。至於行政人員部分,則透過「全人教育講座」、「全人教育專題」等課程,加強對全人教育的認識,並以「心、智慧、新活力」達成服務之功能。 



如何擴散「全人教育」? 

中原大學以成為「全人教育的標竿大學」做為努力的方向,將以學生家長、報考考生、畢業校友、各級學校、國內外大學學府為對象,藉學術活動、媒體文宣、親師座談、校友關懷、演講交流等分享全人教育理念,以達全人教育理念之擴散。 



現階段全人教育之推行,有那些重要措施? 

為有效引導全人教育的推行,本校現階段陸續推動下列重要措施:    

  • 提出「全人教育典範大學」之中長程計畫  

  • 宣示「全人教育」、「生命關懷」、「服務學習」為校務發展主軸  

  • 制定「全人教育政策」與行動綱領  

  • 規劃以全人教育為主軸的通識課程  

  • 興建「全人教育村」作為全人教育理念之擴散基地  

  • 表揚並頒發全人典範榮譽博士  

  • 執行「全人教育理念下之大學教育和文化淵源傳承」之國科會研發能量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