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校園花絮 | 中原大學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王有慈用科技傳愛 機器人出發!

王有慈用科技傳愛 機器人出發!

2017/01/19
王有慈用科技傳愛 機器人出發! 擁有累積13年的機器人研發經歷,中原大學電子工程系大四學生王有慈研發機器人「豆豆」,幫助自閉症兒童成長,更帶領復旦高中學生參賽,一圓這群高中生晉級全國賽的夢想,她用行動證明,科技可以很溫暖,大學生可以用行動傳愛! 提到王有慈,在台灣的機器人競賽圈子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在爸爸帶領下參加競賽,王有慈說,「玩機器人的女生真的很少,許多次在比賽現場全都是男生、只有我一個女生。」 13年來不間斷參加的機器人競賽,已經變成生活中一部份,「某一年主辦單位竟然頒給我『特別獎』,當下真的有一種拿到終身成就獎的感覺。」王有慈笑著說。國中3年級她與弟弟一舉勇奪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冠軍,高二更在全國機器人競賽中奪冠,擊敗大學及研究所學生組成的26支參賽隊伍。「誰想得到當年的小女孩,竟然在機器人這條路上堅持了這麼多年呢。」有慈的爸爸這麼說。 當喜愛機器人的小女孩長大了,改變,就從中原大學開始! 跨界跨校聯隊 啟動驚奇旅程  進入中原大學電子工程系就讀後,因為學校離家近,王有慈有更多時間可以投注在機器人的夢想。她不但創立了「智慧機器人社」,更在社團成立後隔年就在學校支持下舉辦「全國智慧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號召同樣對機器人研發有興趣的伙伴們一起切磋成果。而在中原大學強調用專業關懷弱勢的環境下,她的機器人之路,開始走向更有溫度的未來。 「機器人可以跟自閉症兒童連結在一起,這真的是沒有想過的發展。」在電子系陳世綸教授的指導下,大三時王有慈與同學吳承錡、楊亞軒,以及就讀臺師大科技應用與人力發展學系的弟弟王有維,組成了跨校、跨領域聯隊進行「智慧機器人與自閉症兒童發展」相關研究,開啟「機器人豆豆」的驚奇之旅。 「自閉症兒童在特殊教育人口當中是成長最快的一群,但是相關的人才跟輔助資源卻相當匱乏!我想要把一路陪伴自己、最喜歡的機器人,介紹給更多更多還不知道怎麼認識這個世界的孩子。」王有慈在研究過程發現這群孩子需要更佳的啟發與教學資源。 機器人「豆豆」誕生 再辛苦也值得 於是,機器人「豆豆」的模樣逐漸清晰。在研發豆豆的過程中,驚、喜接連不斷!豆豆的外觀就如同一般的布娃娃,是一個110公分、圍著黑白橫條圍巾的小男孩,大家每天都會輪流把他帶回家調整狀態。 「早上起床時本來昏昏沉沉,看到豆豆的瞬間就會立刻被嚇醒,好像一個小孩在盯著你,」一起研究的好朋友楊亞軒回想著這個驚悚與趣味交織的過程,也成為辛苦研發期間大家共同的特殊記憶。 要協助解決特教界的困境,光憑科技專長還不夠,為了要深入了解自閉症孩子的學習過程與相關特教需求,此時團隊成員展開了時空大作戰。每周一天,必須準時在早上8點前趕赴國小特教班參與實習課程,一個小時再馬上飛車趕回學校上課,團隊笑著、很辛苦、很拼命、很開心、很過癮卻也很值得! 豆豆進駐教室 看見孩子的改變 終於,「豆豆」透過遊戲融入的方式,走進自閉症學童學習的教室。王有慈回憶,當大家第一次帶著豆豆進入特教班時,一開始孩子們的反應很陌生、害羞,但是當孩子碰觸到豆豆柔軟的手,聽到豆豆開口說出:「你好棒」三個字,不但激發了好奇心,孩子們也開始想與豆豆互動。就是透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過程,增進自閉症學童的社交學習能力。 「你的手好冰,你比我還緊張哦!」當機器人豆豆對小女孩說出這段話,小女孩與特教班其他孩子都驚訝極了,彷彿面對的是真的人,而不是一個可愛的大玩偶。這也引發了孩子想進一步認識豆豆、與豆豆做朋友的興趣。 「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個國小二年級的小男孩特別喜歡豆豆,毎次跟豆豆互動時都好專心,還會主動問『你家住哪裡?』『你甚麼時候會再來?』」更讓大家感動的,是當小男孩回到家也跟爸爸媽媽聊豆豆的事,對於自閉症孩童發展是一大進步,豆豆融化了自閉症孩子的心,這也讓家長非常驚喜! 過程中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是最開心的時刻!在2015年最後一天寒冷的早晨,王有慈與豆豆正在特教班陪伴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突然對著自己說:「我好棒!」 「那一刻真的非常美好,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超有意義,看到孩子們的成長讓我好感動,對我來說是一份最好的跨年禮物!」每當熬夜拼命研發、欣羨同儕玩樂時,這一份幫助人們的初心,總是讓王有慈的疲憊瞬間退散,讓她深深感受到豆豆機器人對孩子的正向影響與激勵。 「豆豆的協助效果非常好,也大大提升了小朋友的專注力,我非常期待豆豆能夠進入每間教室、成為特教老師的好幫手,用遊戲融入學習的方式,解決特殊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王有慈笑著說。目前,智慧機器人豆豆已經在桃園四所國小中,陪伴著總共十位特教班的孩子學習成長。 2016年底,豆豆「學會」了男生女生配的遊戲,也會持續研發精進,帶給孩子們更多歡樂。 堅持夢想 用關懷讓科技更有溫度 除了用機器人豆豆傳愛,王有慈也擔任復旦高中機器人社的指導老師。「課業與研究雖然已經佔去許多時間,但我希望有更多人願意踏入機器人研究之路!」「當時,復旦高中八個高三的大男生來找我,他們那股超級想要參加全國比賽的熱情,讓我好像看見了當年的自己!」可以傳承自己的豐富經驗,也讓她決定陪伴這些學弟妹們一起築夢。 她嚴格地帶領這群熱情滿滿的初學者,「看見他們從什麼都不懂,成長到可以討論戰術、自己修改程式,主動揪團練習,非常可觀,雖然每次教學都很累,但是看到這一路的成長,很值得!創造了不一樣的價值!」 逐夢過程困難重重,「高中生比賽沒器材、高三模擬考、暑輔爆炸多,所幸中原大學借用器材,家長也全力支持。」結果他們第一次參加WRO桃園科技創造力機器人大賽足球組,就包辦了前三名,全都晉級全國賽。王有慈說,「當時我還在賽前出車禍,坐著輪椅到賽場,為了撐過比賽期間,只能吃止痛藥與止暈藥。」帶著高中生獲勝的感覺,讓身為教練的除了驕傲,更體驗到共同完成一件不可能任務的成就感! 文章出處: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389)
閱讀更多

中原大學「全國第一」 結合印尼、韓國、俄羅斯用書法賀新年

2017/01/16
為了讓校園新春佳節的氣氛更濃厚、更溫馨,中原大學書法社每年期末都會舉辦「寒冬送暖贈春聯」活動,以手寫春聯大筆揮毫傳遞祝福,與周邊社區民眾一起迎接農曆新年。今年更有印尼、韓國、俄羅斯等國的國際生、教師研

中原大學創意國文課 雨傘、燈泡發想成詩集

2017/01/06
在透明的雨傘傘面上,中原大學學生謝博恩用文字寫出對家人、思念、愛和牛肉麵等一首首詩句創作;從扭蛋機旋出的一顆顆扭蛋,包覆的是學生周玠慈的詩詞;學生劉子涵的巧思,則是放在瓶中信中。這不是設計學院的美術課

中原商設系學生用設計專業打造地方觀光新風貌

2017/01/03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班學生為了協助推展地區觀光,在課程老師黃文宗教授帶領下,發揮年輕人的創意與設計專業,針對彰化縣的「天空步道」、八卦山、彰化車站等景點,設計出融合當地文化與設計美感的文創觀光地圖、

中原車輪32年風雨無阻 熱情活力授旗誓師

2017/01/01
為了在開年的第一天做件有意義、有挑戰的事,中原大學溜冰社及單車休閒社的學生,32年來風雨無阻在元旦夜,以直排輪、單車方式從桃園前往總統府參加元旦升旗!今年元旦連續假期,中原學生維持傳統、不畏低溫,號召

中原大學學生展創意 讓聖誕老公公飛越校園

2016/12/23
什麼樣的創作能讓學生廢寢忘食,只求完美呈現?溫馨喜樂的聖誕季來臨,在中原大學教學大樓「樂學園」一隅,一幅長約8公尺的黑板上,畫滿了中原代表性的地標建物,還有濃濃的雪地風情與聖誕節慶的氛圍。這幅龐大的黑

推動華語教學產業創新能量 中原大學台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華耀登場

2016/12/23
016年第15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由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承辦,於12月23-25日召開。來自歐、美、亞洲及中國大陸、港澳學者專家共聚一堂,400多人以學術交流的雅事共度一個特別的聖

中原師生「手繪」聖誕愛心蛋糕 為弱勢家庭帶來暖心聖誕節

2016/12/13
聖誕佳節即將來臨,為了讓這個感恩的節日充滿意義、為社會許多角落的人們傳遞平安與幸福,中原大學發起聖誕節公益活動,邀請全校師生一起認購愛心蛋糕,除了將蛋糕認購金額全數捐贈至「中原大學撒瑪利亞急難救助愛心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研討會 擦出跨領域服務學習新火花

2016/12/10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主辦的「105年服務學習研討會-原敘‧跨域‧心動力」12月10日於張靜愚紀念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今年主軸圍繞「跨領域服務學習」,鼓勵教師們走出既有領域、跨越系所專業間的藩籬,期望

中原大學2016全國景觀論壇 為環境生態議題提供診斷建言

2016/12/10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推動之全國景觀論壇暨學生景觀設計競圖,於2016邁入第十一屆,每年論壇及競圖的主題皆呼應當時的環境與時事議題,為全國景觀設計相關學系師生提供一個研究交流與設計論述之平台,藉以促進台灣景

打造國際設計基地 歐洲包裝設計作品捐贈中原大學永久典藏

2016/12/08
2015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首度走入校園,捐贈作品予中原大學永久典藏。2016年的聖誕佳季,中原大學再獲歐洲包裝設計協會(EPDA)捐贈,東西方多位國際大師獲獎的包裝設計作品,盡在中原大學典藏展出。12

中原大學異國文化暨美食展 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2016/12/07
12月的中原大學校園充滿了濃濃的異國風情!首先登場的是12月7至8日由陸生聯誼會舉辦「陸食煮義」文物暨美食展,要讓台灣同學感受到大陸8個省市的美食與文化。緊接著在12至13日由國際學生聯誼會舉辦「12

僑生是新南向最大力量—中原大學僑生辦理國際文化美食展 邀請臺灣同學認識多元文化

2016/12/05
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人才與教育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如何在各個國家建立熟悉當地政經發展的人脈,以及與臺灣雙向溝通的橋樑,「僑生」是重要關鍵。 中原大學僑生教育已有53年歷史,培養了世界各地近萬

中原大學境外交換生歌唱比賽 「冬季戀歌」唱出遠方最美的聲音

2016/12/02
中原大學每學期約有來自各國六百多位的境外交換生來校交流,為使各國學子在臺生活更加精彩多元,並增進學生老師間彼此的情誼,中原大學國際暨兩岸教育處11月30日舉辦了「冬季戀歌」境外交換生歌唱比賽,首次舉辦

南音繞樑中原大學 解陸生鄉愁

2016/12/01
29日晚上,「廈門市南樂團」在中原大學展開台灣校園行的第四站,由數位音樂應用學位學程陳文婉主任帶領國樂社前來感受南音藝術之美,活動內容以講解各式南音樂器為主,並受到國樂社同學的青睞,讓活動交流更富趣味

響應環境永續教育理念 中原大學與日月光集團攜手打造綠色校園

2016/11/22
秉持著環境永續的教育理念,並響應政府推動「太陽光電系統與陽光屋頂百萬座」政策, 11月22日在中原大學舉行「中原大學行政大樓薄膜太陽能光電板設備揭牌儀式」,由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捐贈中原大學「

中原大學打造校園版running man 「領導松」激發學子領導力與合作力

2016/11/19
校園竟然也有「running man」!11月19至20日由中原大學、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協會大規模舉辦的「領導松Leaderthon」,結合桃園在地特色景點,在中原大學、桃園市政府

中原景觀師生以設計專業讓汐止「喜鵲巷」迎新生 獲教育部服務學習績優肯定

2016/11/19
曾經狹窄斑駁、人車爭道的汐止舊巷弄「喜鵲巷」,在加入學生創意後,即將被改造成充滿獨特人文風格的特色街道!中原大學景觀系師生與新北市秀峰高中學生們,運用「參與式設計」的服務學習課程,將高中旁的窄巷改造成

中原大學與桃園青年串聯各界愛心 「衣起溫暖」為弱勢孩童募冬衣

2016/11/17
為了讓桃園地區清寒家庭孩子可以度過溫暖的冬天,桃園市瑪潮關懷協會青年志工與中原大學學生、校友一同發起「衣起溫暖桃園」計劃,要為清寒國中生募集1500件羽絨衣資金,並在今(17)日舉辦記者會,邀請到桃園

三明學院參訪中原大學 以書法藝術交流學術文化

2016/11/11
中原大學姊妹校三明學院11月11日由黨委書記曾祥輝領隊至中原參訪,除了學術交流,由於黨委書記曾祥輝同時也是大陸知名書法家,更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原大學特別安排了一場精彩的「書法揮毫分享會」,透過書

中原大學訪問紐約 拜會普瑞特藝術學院

2016/11/09
中原大學訪問團於本(2016)年11月8日在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的安排下拜會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 ),上午由普瑞特藝術學院室內設計系主任Alison Snyder及 Ke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