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08 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 應數系孫天佑:保持進取之心,不斷勇往直前! | 中原大學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108 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 應數系孫天佑:保持進取之心,不斷勇往直前!

108 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 應數系孫天佑:保持進取之心,不斷勇往直前!

2021/06/12

孫天佑老師主要教授微積分、高等微積分、微分方程及數學與應用課程, 除在應數系授課外,也遍及理、工、電資學院之學系。此次獲頒教學特優教師最高榮譽「金帶獎」殊榮,他表示這份肯定,不是「達陣」,而是今後還要做得更好的「起始」!


組織課程線上陪讀 化解難懂的數學課


近年,因高中數學教材改變及高中、大學數學課程時數縮減,孫老師體察大學課本的選擇與教學講授需重新構思,於是將潛心鑽研數學近40 年所學,組織精粹成簡要的授課架構,彌補現在學生所欠缺的數學基礎。「首先選擇容易理解的具體題目帶入主題,並解釋清楚理論及計算步驟的目的與效果,接著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孫老師說明,「數學的講授也是有明顯的思路及故事性,把它講得顯明通徹,建立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是我的責任!」或許學生缺乏自信未必會熱切回答老師的提問,但透過問答跟著清晰的邏輯思路進行,學生專心地上課,甚至遇到有學生吵鬧影響聽課,彼此間還會自發性維護課堂秩序。


連續講授幾堂課下來很耗元氣,孫老師仍在下課後至晚上12 時提供「課後陪讀」服務。開學第一節課即公布他的通訊軟體帳號,若學生夜讀到某個環節有疑義,拿起手機線上便可請教老師;即使幫忙朋友提問,他一概來者不拒,悉心解題。「學生明白這不是老師該做的,但學生為感謝我的用心而更加努力學習,這些付出是值得的!」他樂於支持學生努力向學的精神,絲毫不感疲累。而學生認為孫老師的教學幾乎無可挑剔,回饋的教學評量成績科科幾近滿分!


向下扎根向上接軌 為生鋪路的成就感


孫老師每周有四天在校,另一天則勤跑校外產學合作。他向下扎根教育,參與國中精進數理科計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向上接軌產業,參與知名保險公司數位資訊專業人才訓練計畫,讓高年級生、碩士生提前接觸職場、縮短磨合期。和學生的關係不是只有教授一、二門課程就結束,在每個教學階段之後他想接續引導學生往更高的層次前進,透過產學計畫就盡力為學生鋪路。每當訓練有素的學生尚未畢業即被業者指定:「這幾位學生我要,不要把他們介紹給別人!」孫老師心中有最驕傲的成就感。


蘋果電腦公司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於2005 年美國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送給畢業生的勸告:「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每年孫老師以這句名言鼓勵學生抱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態度求知;而他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投入教學作為自我要求,因為「學生很努力,身為老師的我更不能輸給學生!」


師生的光

擁有日本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優秀學歷的洪兆承老師,在財經法律系擔任導師以來,相信日本職場溝通的三心法:報告、聯絡、相談也適用在班級經營上。所以擔任導師一開始就成立班級群組,即時應對並解決學生課業與生活問題,讓學生隨時有商討的對象。「班級經營的風格重視陪伴、互動密切掌握學生的狀況。」每學期洪老師除了固定的導師時間之外,舉辦小組聚餐談生活近況、關懷學習並提供升學與就業方向,明確掌握學生現況但不干涉生活,獲
陳世綸老師曾在106學年度及107學年度分別獲頒「校優良導師獎」與「教學特優獎」,今年再度榮獲校優良導師的肯定,陳老師語氣淡然的說:「得獎是個肯定,即使沒有得獎,老師對導生的關心與輔導依舊投入與用心。」擁有11年導師資歷的陳世綸坦言,曾經面對學生突發、緊急事故、情傷等問題,缺乏經驗不知道如何即時尋求支援。經過時間與經驗的累積,慢慢地就會找到完善的處理方法。 從個人至全班、從被動解決至主動
少子化的家庭與校園,普遍施行「愛的教育」,對Z世代的年青人呵護備至。但這層呵護,常像一個透明玻璃罩,讓學生覺得自己在校內的世界與外界職場環境無異。但實際上,在專業知識、能力、EQ與韌性上,卻與職場期待相去甚遠。笑稱自己為傻瓜老師的倪晶瑋,認為導師就是協助學生們釐清現實與玻璃罩間的差異,給予關懷與帶領,讓學生們看見自己的長處,發揮潛能與養成韌性,成功走出校園,在職場上游刃有餘,馳騁遨遊。儘管已教書二
經歷了19年的帶班時光,生科系金亭佑老師對待導生們的態度,始終以家人的方式自在相處,溫暖親切的特質,也讓她成為學生口中最值得信賴的「金媽」。 適時調整相處之道  關懷學生各方需求 面對不同世代的學生轉變,金老師自有一套應對方式,慢慢建立彼此的信任感。「過去的學生比較主動,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他的學習狀況,而學生也樂於袒露自己『卡關』的地方,給個小提示就能幫助他們主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