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09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化工系魏大欽: 學生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 | 中原大學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109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化工系魏大欽: 學生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

《109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化工系魏大欽: 學生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

2022/02/22

大學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就是正規學習路上的最後一哩,也可以稱為踏入職場生活前的過繼站,因此魏大欽老師認為務必先讓學生了解必修課程與其他選修課程之關聯性,以及在相關產業領域之應用,知道未來出路的發展,有助於建立學生的學習動機!

 

陪伴教學  建立軟實力和自信心

 

求知慾是學習路上很大的推進器,但是工程科系背景的學生,免不了會碰到許多需要演算、分析等推導過程,抹殺了吸取專業知識的熱情,因此在教學中,魏大欽老師總是由基礎的概念開始,一邊引導學生思考,一邊適時地連結學生以前所學的知識,慢慢地拓寬學生的視野。課堂中,魏老師也會設計一些觀念題讓學生思考,轉換一下上課的氛圍。「維持百分之百的專注力在一堂課上真的很困難!所以每隔15分鐘我就會視情況跟學生互動,或是分享一些自己的讀書方法、人生經歷,再進入下一個章節。」魏老師分享教課的小撇步時還提到現行的教育制度,旨在培養學生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但是魏老師認為「學會如何找問題來解」也是值得培養的一部分!

 

因此從105學年度開始,魏大欽老師開始翻轉教學,在「高等化工動力學」課程中導入專題式學習( Project Based Learning),學生除了聽取課程的專業內容與準備傳統筆試的期中、期末考外,還需要和同學組隊,兩人一組的模式再產出一個專題報告,而報告主題需要一起發想和課堂內容相關且須以撰寫程式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需要翻找論文、查看相關資料,再來和老師討論如何訂出合適探討的問題,如何列出數學模型與相關方程式,如何找到相關參數,以及如何撰寫電腦程式求解。邊說,魏大欽老師邊打開手機裡的行事曆,空檔的時間都是滿滿的「預約門診」,門診時間更是從早上9點一路到晚上10點都有!

 

魏大欽老師笑說:「除了上面的門診時段,還有很多急診案例,會讓手機不斷跳出訊息通知,臨時用Line討論或緊急安排Google Meet急診。但是看著學生們的觀念逐漸轉變,陪伴著他們一起破關解決問題,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儘管多花了近百小時的額外心力,我仍非常樂意!」看著同學們從一開始的焦慮擔憂,到最後真的學會寫程式,成功解出問題的喜悅,還有由內而外散發出的自信心,都讓魏老師覺得這一切的付出很值得!

 

不同學習模式  雙倍學習成效

 

前陣子由於疫情因素,老師們開始將實體課程轉換成線上方式授課,魏大欽老師也嘗試了許多遠距教學的做法。「我發現沒有了實體上課的環境壓力,同學非常樂意在線上以打字方式回答提問,踴躍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可以進行很多延伸問題的討論。故請學生先看錄製好的影片內容,再以正課的時間進行補充解說和引導討論,或許未來的教學導向可以這樣結合實體與遠距,以複合式教學雙向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魏老師認真地說。

 

在中原任職已邁入第25個年頭,魏老師陪伴著無數學生成長茁壯,對於教書的熱情卻絲毫沒有因為歲月而遞減,還坦言說道,接了行政職之後覺得能教書好幸福!因為「喜歡與人分享」、「和同學們與時俱進」的感受,魏大欽老師特別感謝老天給予的人格特質,讓他常能因著學生們的光芒而傲,也更有動力在教育界裡付出。


師生的光

吳宜鴻老師表示,在他近20年的導師生涯中,瞭解學生的想法是非常寶貴的經歷。這種理解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實現,例如透過第一人稱觀察導生身上的特質,或者以第三者的角度,傾聽同學們關於彼此的點點滴滴。這些方法可以深入地瞭解學生的思維模式,成功理解學生並促進良好的師生關係。 「順其自然」的人生哲學 「平日不主動打擾,只在對方有需求時全力協助,這種相處方式已經在我們之間默契地形成。」吳宜鴻老
透過提供學生適時的輔導建議和評估意見,導師致力於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支持,希望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志向。先莉老師表示,在學業歷程中,學生可能會感到迷茫和目標不明確。然而,透過適當的引導,他們實際上能夠逐步思考並朝著實現自己目標的方向前進。 循序漸進。培養自身「耐得住」是先莉老師認為會計系學生所需具備的特質。相對於其他專業,會計系學生普遍表現出內向和謹慎的特質,而較少展現外向的特點。然而,這些
「即使我們懷抱著同理心,要理解不同世代所面臨的困境仍然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因為很難真正體會其中的挑戰。」許世哲老師表示,身為一位導師,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去理解學生們的所做所為,並盡可能地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從而獲得學生的信任。 創造輕鬆氛圍,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許世哲老師由於兼任國際處活動輔導組組長的緣故,經常鼓勵導生們參與國際處的各項國際活動,因此增加了許多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其中有個活動令
以身作則,鼓勵學生秉持堅持不放棄的態度,才能為自己開創出更寬闊的未來。蕭育霖老師自任教以來,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與溝通,透過學生即時的反饋,進而調整上課的方式與步調,期盼讓每位學生都能不斷的精進與充實自我。 持續學習的動力 在於激發學生好奇心 持續學習不僅對學生很重要,對老師來說更是如此。學生在報告中會提到新的知識與內容,可以藉此得到不同想法和觀點。育霖老師笑著說:「保持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