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校友 創造品牌價值 造福台灣農民 | 中原大學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校友 創造品牌價值 造福台灣農民

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校友 創造品牌價值 造福台灣農民

2014/10/02

鳳梨酥知名品牌─「微熱山丘」,從台灣紅到日本,為南投八卦山農民帶來生機,其背後蘊藏一個「品牌」誕生的故事,更有照顧農民的用心;其創辦人之一正是本校物理系畢業校友,曾是電子業大老闆、併購數家公司後隱居幕後的許銘仁。許銘仁校友堅信:「人生不過是一連串的實驗」,永遠沒有失敗,永遠都不要放棄!前半生他在探索人生道理、電子業闖蕩中度過,人生下半場他希望能對台灣農業有實質貢獻,更多挑戰才正要開始!


物理系72級許銘仁校友目前除了是「微熱山丘」創辦人,另一個職銜是詮鼎科技公司董事長,詮鼎是IC零組件通路商,成立於1993年,2002年上櫃,為了擴大公司規模,連續六年進行併購計畫,最後於2008年9月併入大聯大,許銘仁校友也正式退居幕後,和農民弟弟一起創立「微熱山丘」。從本來只想做網購到後來開出實體店鋪,將據點從台灣延伸到新加坡、上海,甚至花了三年時間在日本東京表參道開店,宣示長久經營的決心;意外帶動全台鳳梨酥熱潮,讓「小金磚」─鳳梨酥年產值從30億元飆升到250億元,超乎預期。


「不要被自己的不足困住,找專業協助準沒錯!」創業初期,許銘仁校友特地從台北找來頂尖的品牌顧問師到南投八卦山為產品把脈,最後決定定位為「農企業」,而非糕點業,為了提高產品的價值及農民收益,把戰線拉到海外。「微熱山丘」回歸鳳梨酥本色,用土鳳梨做餡料,沒有任何人工合成的添加,不以成本為考量,而是著重產品特色,自詡為「陽光烘熱的美點」。


「一定要做到徹頭徹尾的『差異化』」許銘仁校友表示,要讓「微熱山丘」從名稱、外型、包裝到行銷方式都跟傳統鳳梨酥完全不同,要做到完全的「差異化」,提升品牌價值。他期望「微熱山丘」不僅是一塊糕點,也不是地方特產,而是一個有價值的「品牌」。


無論到八卦山的「微熱山丘」三合院本店或是到台北市民生公園分店,進門的客人都會立即被親切的服務人員奉上一塊鳳梨酥與一杯熱茶,雖然是免費的服務,但是空間舒適而雅緻,讓消費者備受禮遇,將鄉村社會的「奉茶精神」發揚光大。許銘仁校友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被善待,每個人都值得被善待」,當一個人受到善待,心情好了、味蕾大開,覺得好吃,就會買得大方,生意自然蒸蒸日上。


宗教課程啟發 正確心態面對人生

許銘仁校友回憶說,在中原求學時令他印象最深、影響最大的是「宗教」課程,在中原他努力探索人生的道理,一生受用。民國72年他擔任畢業紀念冊總編輯,將大學四年的所思所得都記錄在上面,與所有畢業生共勉。畢冊封面寫著:「祂沒說:你的生活無憂無慮,你的日子無苦無勞,你的旅途無風無浪,祂只說:要有『信心』」。許銘仁校友表示,「心態對了,就會對了」,只要有「信心」,凡事都能迎刃而解。


許銘仁校友說,人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很多時候是被恐懼打敗,而不是被事情打敗,只要相信自己有機會成功,就會想辦法去證明自己是對的,起心動念時,就已經決定事情的成或敗,他表示外在的環境、金錢狀況等都不是重點,自己的內心才是最重要的。「有正確的觀念,就不會讓似是而非的事情給牽絆住。」他表示。


在電子業、商場上開疆闢土,當遭遇挫折或危機時該如何自處?許銘仁校友建議:「要認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我願意的』」!當年畢冊有一段話:「請上帝賜我從容來『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務,賜我『勇氣』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務,以及知道其區別的『智慧』」,他說,當你覺得這些東西都是你願意時,就表示你已經接受,就能好好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許銘仁校友說:「人生不過是一連串的『實驗』,除了到死,根本沒有『失敗』這件事」他常常認輸,但是絕不放棄。他總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及想要的東西,勇敢創業,並借助專業成功創造「微熱山丘」的品牌價值,讓台灣糕餅業走出另一條道路,也為台灣農民創造新的生機!


校友視界

土耳其強震發生後,大批災民湧入「台灣中心」,這是由台灣人裘振宇發起的非營利組織,裘振宇本身也擔任志工建築師,原本蓋好中心後,收容敘利亞內戰難民,因為主結構採用混凝土,強震後完全沒受損,中心也提供水電,湧入大約300、400名地震災民,目前還可以撐1、2週,急需外援,讓中心可以繼續運作。大批地震災民湧入位在土耳其敘利亞邊境的台灣中心,受到地震影響許多地方都斷水斷電,台灣中心還有柴油可以發電,大家圍在
同時兼具畫家和宮廟文化愛好者的身份,陳怡揚期許通過自己的作品,讓更多人看見宮廟文化的特色。他的個性上雖有些許怕麻煩,但面對喜愛的事物時卻絕不馬虎,無論是畫畫,或是任何和神明有關的事,他總是願意付諸全部做到最好。原文刊載:UNBIGGIE小人物陳怡揚,1991年出生,新竹人,現為全職插畫家,同時也是宮廟文化的愛好者。備註: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102年畢業當畫家創作時怡揚第一次畫圖經驗是在上幼稚園前
中原大學落實「全人教育」理念多年,積極鼓勵學子參與社會活動,並透過服務學習,以專業發揮自身影響力造福人群。中原應外106級畢業生余昱慧便深受大學時出訪馬祖外島的服務經驗影響,在步入社會前,便毅然決然往偏鄉教學現場邁進,用專業發揮自身影響力,為教育不平等創造改變的契機!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官網上寫著這麼一句話:「服務是一把鑰匙,它打開服務的大門,走進服務學習的世界,創造更多可能。」對於余昱慧
『回想在中原度過的四年時光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麼?』 「我在進入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就收到了二一通知單。」 接受採訪時,黃建翰不諱言地笑著說。宿舍的歡樂時光讓初來乍到的大一新鮮人不自覺放飛自我,沉浸在線上遊戲的刺激感中,好險成績單的提醒稍微有一點懸崖勒馬的作用,讓黃建翰有稍微把心思拉到課業上。 而真正讓他起心動念要好好認真讀書時,是大三看到很多人都在準備研究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