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人道救援捨我其誰 建築系校友裘振宇讓台灣建築改變世界 | 中原大學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人道救援捨我其誰  建築系校友裘振宇讓台灣建築改變世界

人道救援捨我其誰 建築系校友裘振宇讓台灣建築改變世界

2018/06/08

畢爾肯大學(Bilkent University)是位於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市郊的私立大學,榮登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排名「不到50歲的世界前100最佳大學」第32名,是土耳其最好的大學之一。

 

裘振宇,是畢爾肯大學專任教師中唯一的亞洲面孔,受到側目同時也會被好奇來自哪裡?「FromTaiwan」是土耳其當地人常常搞不清楚的地名,也是裘振宇一直努力的大目標。長年研究建築史的他,希望將台灣建築文化輸出到歐洲,站上世界舞台。「因為,台灣有很棒的建築師,有很棒強的建築設計!」

 

大學畢業設計製作  小預言大實現

 

裘振宇,中原大學建築系91級。在畢業那年,即以畢業設計作品「Welcome to Keelung之海洋連結器」,奪下國家建築金質獎所舉辦的第一屆「全國大學建築師設計新人獎」的肯定。關於這個獲獎,他是意外的,但對於自己建築設計作品的心思和熱情卻是永遠堅持。

 

曾為貨運商港的基隆港,隨著基隆市市港合一的轉型發展之際,現有的自然空間架構已成為發展阻礙,但卻帶來觀光遊憩的新契機。因此,裘振宇的畢業設計,針對基隆港內港(都市核心區),也是未來基隆市港埠地區第一階段發展地區重新盤點,從空間議題著手,鏈結原有都市景觀資源結合發展。

 

然而當時,因為沒有人看得懂裘振宇的畢業製作作品到底是甚麼,過程中經歷了掙扎、困惑與不被了解,連指導老師李安國都常憂心地與裘振宇進行大辯論,覺得這個設計成績常拿第一的學生,畢業製作鐵定完蛋了!在蒐集完整資料並評估最佳設計模式後,最後一個月,裘振宇開始著手製作這個獲獎的作品。七分半鐘的簡報完畢,即獲得畢業製作評委以「從沒看過一個學生畢業設計講得這麼棒!」的評語,讓22位評委共同投下第一高分的佳績。

 

當然,這個畢業設計不只有獲獎的肯定,同一個地點、同一個議題,2008年成為行政院挑戰觀光倍增計畫「門戶系列」國際競圖基地,即為現在的基隆海洋廣場。裘振宇相當開心激動,證明自己對建築設計的初衷與想法是對的!

 

裘振宇.jpg


母校的熱情擁抱  支持著勇往直前的建築人

 

無論台灣或國外朋友都直接稱呼他「裘」,裘用熱情感動的口吻說,中原建築的師長們是自己在國外流浪最好的後盾,「需要幫忙就跟中原說一聲!」這句話是他決心跳入一場台灣建築文化輸出的大挑戰前,中原師長給他的承諾,讓他帶著建築人的衝勁,向世界繼續邁進。

 

充滿熱情的幹勁讓裘振宇在建築領域總是先「做」再說。在大學同儕印象中,他是一個「桀傲不遜、目中無人、設計狂熱、冷僻高傲」的極端形象,裘振宇笑著形容自己剛進建築系大一的時候,是屬於適應期階段。大二的課餘時間,除了專注設計製作,就是待在圖書館特藏室看書,一本一本的看,中文的看完,接著看英文的,看懂多少算多少;剛開始看不太懂,覺得中文撰寫的建築內文怎麼讀起來像外文一樣難以理解?「看多了,就知道原來是專業用語的不同,也就看懂了!」

 

當兵前,裘振宇第一次回母校申請資料,遇到建築系老師曹拯元,曹老師對即將申請出國深造的他說:「出了國,目標要訂高一點,要射星星,不要只射月亮!」大部分人都不明白的這段對話,裘振宇瞭然於心,明白就是自己心境和人生方向。

 

 

Dca4sm_W4AA3zYU.jpg


人道救援捨我其誰  台灣建築人蓋樓為數百萬難民找尋活路

 

目前在土耳其任教的裘振宇,除了建築系專任教師的教學研究外,還有著與其他人不同的奔波忙碌行程。與土耳其緊密相連的敘利亞,自2011年內戰爆發以來,據官方統計,到土耳其逃避戰火的敘利亞難民人數高達四百萬人,而難民潮帶來的後續衍生問題,也衝擊著土耳其社會。

 

「看到了,沒辦法不做!」駐土耳其的台灣代表鄭泰祥,問裘振宇願不願意幫個忙?看著大多數是婦女與孩童的難民,甚至難民人數比當地居民還多的時候,裘振宇這份「捨我其誰」的精神就這樣湧現。他明瞭,國際非政府組織NGO在當地的人道救援並非長久之計,「要解決就要從軟、硬體的問題根本下手!」安定的居住環境、難民的經濟自主能力與就業問題、孩童的教育問題等,整體就像個產業循環,因此需要一個完善的教育中心,例如提供工作機會的工廠等,有著穩定收入之後,難民將不再是難民。裘振宇開始思考哪種工業、何種工廠,可以讓他們有經濟來源,而且,能蓋一棟是一棟!

 

今年五月初,準備興建難民中心的土地在當地台灣大使的努力下,取得了土耳其政府核准,接下來,就是今年暑假開始的募款計畫。裘振宇指出,若完成建造這棟建築,將是敘利亞內戰七年內的第一棟難民中心,而台灣有100%建築設計監造權。裘振宇對於台灣建築文化的輸出充滿信心,這個輸出在土耳其更是人道救援,「台灣在國際間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台灣建築的影響力是可以改變世界的!」

 

IMG_4086.jpg


難都不能放棄  不改「回歸建築,舞動藝術,品味感性」初衷

 

笑稱自己在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是專職義工角色的裘振宇,與策展人王俊雄教授的結識,是由一通中原建築系副教授黃俊銘的電話:「裘振宇是我的學生,是可以信賴的人。」因為這通電話,開啟裘振宇後續幾年,一連串歐洲建築聯盟的交流活動及巡迴展,同時也讓台灣躍昇為東亞建築代言人,成為世界建築文化樞紐的關鍵角色。

 

畢業16年至今,他積極在歐洲與東亞地區,推動台灣建築的對外輸出,只因為不想讓台灣建築文化在歐洲失去發言機會。2014年底,在中原大學建築系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當代東亞建築專業的挑戰與機會」,是首次以台灣建築界為首,以極為重要的「社會關懷」為議題,邀請來自芬蘭、瑞典、美國、日本、馬來西亞、香港、中國大陸等各國共27位專家學者來到台灣,讓台灣儼然成為東亞與歐洲、甚至是國際間的建築學術交流平台。這場成功的國際研討會,只因為當時中原建築系主任曾光宗對他說:「錢,你不用擔心,我們來找NGO和贊助單位吧!」

 

抱持著建築人應該有的抱負和使命感,裘振宇在當時歐洲巡迴演講與拜訪幾十多個國家時,會提醒自己「廉恥不要帶出門」,抱著被拒絕的決心開始「推銷」,就這樣默默地成功踏入芬蘭、愛沙尼亞、波蘭、捷克布拉格、德國威尼斯、英國劍橋、德國柏林等博物館或建築師協會中,讓台灣建築的熱情發散到各地。

 

從大學的畢業設計,到與黃聲遠建築師共同展開的歐洲巡迴案,以及現在土耳其邊界難民的人道救援計畫,裘振宇知道,「再難,都不能放棄!」希望學弟妹們可以多一些機會讓自己去流浪、去探索,用最貧困的方式到達最遠的地方,看見別人看不到之處與做不到之事!大學時的「回歸建築,舞動藝術,品味感性」,是永遠在他心中的感動。

 

台灣的好學生到底有沒有機會?裘振宇覺得:「有!因為中原大學給我很大的信心!」


校友視界

航空迷黃鈺崴的夢想就是成為飛航管制員,大四開始準備民航特考,考了三年才進入複試,透過搜尋航空運輸相關資訊、看國外航空網站,終於成功考取航管員;他提醒考生,航管員的培訓淘汰機制很高,「要做好完全心理準備」。黃鈺崴畢業於中原大學應用外文系(應外系109級),專業科目必須從頭讀起,他大四時首次報考民航特考時落榜,第二次考試居然敗在最有把握的英文會話。他決定第三年改變作法,參加線上英文家教課程,增加對答自
15歲開始訓練,從選手到教練,奧運人徐子茜投入田徑運動至今35年。今(24日)她以大會紀錄保持人身分,從新竹全中運賽場趕回台北,現身全大運全國記者會,為母校中原大學站台,展現「傳承」意義。徐子茜(原名徐佩菁)就讀中原大學國貿系時參加全大運,締造女子400公尺53.78秒大會紀錄(85年5月13日)及400公尺跨欄57.02秒大會紀錄(85年5月15日),至今已近27年。此外,她也在1998年曼谷亞
由中原大學慈暉社畢業校友組成的「中華民國中原慈暉之友會」,今(112)年在理事長簡文哲帶領下,響應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2023不老騎士為愛千里-歐兜邁環台」活動,更支持獨居弱勢長輩餐食計畫。此外,3月15日舉辦的一日北海岸機車之旅及迎接不老騎士餐會,希望透過一日機車之旅體驗,讓中原大學畢業校友感受到青春熱血、重回18歲的感動。本次北海岸機車之旅活動的召集人劉俊欣,是中原大學電子工程系87級畢業校友
土耳其強震發生後,大批災民湧入「台灣中心」,這是由台灣人裘振宇發起的非營利組織,裘振宇本身也擔任志工建築師,原本蓋好中心後,收容敘利亞內戰難民,因為主結構採用混凝土,強震後完全沒受損,中心也提供水電,湧入大約300、400名地震災民,目前還可以撐1、2週,急需外援,讓中心可以繼續運作。大批地震災民湧入位在土耳其敘利亞邊境的台灣中心,受到地震影響許多地方都斷水斷電,台灣中心還有柴油可以發電,大家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