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MIT空氣淨化器 締造青年創業奇蹟 化工系校友張中星的「互動創新」 再創自我價值 | 中原大學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MIT空氣淨化器  締造青年創業奇蹟 化工系校友張中星的「互動創新」 再創自我價值

MIT空氣淨化器 締造青年創業奇蹟 化工系校友張中星的「互動創新」 再創自我價值

2018/06/08

眼前色彩繽紛的瓶瓶罐罐,裝的不是飲料,而是能夠淨化人體周邊氣體的空氣淨化器。外觀只有300毫升可樂瓶大小,重量也只有約160公克的「Luft空氣淨化器」,甫一推出,即在國內的募資平台造成轟動,五天不到的時間,竟然創造了募資破百萬的紀錄!

 

這項不論是在外型或功能都引發話題的空氣淨化器,不是出自國內大廠,而是由剛成立1年多的新創公司「互動創新股份有限公司(Meet Hub)」研發而成。兩位創辦人張中星、錢文正,年逾四十才踏上創業之路,卻有不輸年輕人的滿滿活力,他們要在「互動創新」中,譜寫他們的創業奇蹟!

FFIR4074.JPG

 

放下高薪人生  轉職創業再創自我價值

 

「人與人之間是透過接觸產生『互動』,好的互動可以為團隊帶動好的循環,共創美好的成果,這就是『創新』!」微笑地說著與夥伴一同創立的「互動創新」公司命名理念,畢業於中原大學化工系84級的張中星,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在44歲那年,與曾經的客戶兼好友放下一切,就這樣踏上屬於他們的創業之路。

 

「大學畢業那年,正值台灣經濟起飛,我們那屆的畢業生有很多好的就業機會,所以當年我是篤定一輩子給人家『打工』的!」打定這樣的信念,張中星的職涯之路也比一般人走得順遂。畢業後進入外商公司,從工程師做起。但在1997年之後,因為看見外商公司的投資重心逐漸由台灣移往中國大陸,為了讓自我的職涯能有更大的成長空間,張中星因而決定選擇進入本土企業。

 

也因為大學時期曾參與國際事務研習社,擔任社長與國際學生大使,在校級活動負責接待外賓工作,喜歡與人互動的他,在轉職的同時,也更加認清自己的特質適合走向行銷管理。因此進入晶元光電後,他也從工程轉向業務,就這樣一路升上行銷部門的業務協理,成為公司內部行政核心團隊的重要一員。

 

在業界多年的豐富資歷,不僅磨練出張中星深遠的眼光,也讓他總是問自己:「如何繼續創造自我價值?」這時,客戶兼好友錢文正恰巧也在找尋創業夥伴,兩人相談之後一拍即合,決定一同找尋可以創造價值的東西。

 

「互動創新」創辦人張中星(左,化工84級)與錢文正(右)


全球獨創最小光觸媒空氣淨化器 打開創業「新藍海」

 

談起這段過往,張中星也不諱言地說,剛開始兩人也討論很久,到底要以甚麼創業?開顧問公司、當專業經理人都曾劃在選項內,最後,他們決定要「做出一項產品」開始創業。

 

同樣具有LED光電產業專業背景的兩人,深覺「UV LED」這塊領域是台灣目前產業技術最強的部份,在氣體殺菌淨化的技術應用上也尚未被廣泛地開發。因此,畢業於清大材料所、曾任職於台積電研發經理的錢文正著手產品技術研發,張中星則是負責定位產品市場調性,研究客戶使用需求。此外,也有感於台灣生產的各項產品,零件代工卻須依賴大陸市場,兩人決定打造一個從研究發想、生產製作到市場行銷,完全屬於「MIT」的產品,讓台灣品牌能夠在地深耕、走向世界!

 

「創業其實只有在公司登記的那一天,剩下的都是執行!」2016年10月,張中星與錢文正正式創立「互動創新」公司。雖然理想遠大,但踏實的兩人沒有好高騖遠,而是面對一個個創業之後的問題。選擇開發光觸媒的空氣淨化器之後,張中星開始從使用者需求層面來評估產品的功能性,再用產品功能來打破消費者對空氣淨化器的迷思。

 

「一般市面上的空氣清淨機是透過濾網來過濾阻擋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但『Luft 空氣淨化器』是透過光觸媒反應器達到滅菌分解的功效,不管是PM2.5、黴菌、過敏原、有機氣體如甲醛等,在空氣中都能直接分解成水分子及二氧化碳。也因為這兩個物質沒有味道,因此除了空氣淨化跟滅菌之外,還有除臭的功用。」

 

侃侃而談自家產品,張中星說,這罐「Luft 空氣淨化器」不需清理、也無需使用濾網耗材,體積輕巧好攜帶,透過USB充電運作,每個客戶關注的需求,他們總是先一步設想到了。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將一般人所認知對空氣清淨機是「淨化空間的空氣」這種觀念,扭轉成為「淨化人體周邊的氣體」。


28828388_10155431039741527_3794659630732896845_o.jpg 

28516735_10155431039466527_7522075639379814666_o.jpg

 



專業+務實+謙卑學習 邁向創業成功之路

 

精準的設立產品目標,完全的消費者使用導向的產品功能,加上大膽的想法不斷激盪而生,每當一階段的研發成果出來後,兩人便先做小規模的產品測試,有問題,馬上修正處理;有穩定的通路,即推出市場銷售。「創業不是要等到所有要件都具備完成後才能踏入市場,重要的是,你的想法能否經得起市場的檢驗。」張中星說,兩人的策略很簡單,設立短期目標,快速測試,累積「小勝」逐漸成為「大勝」。而接下來的市場反應也證明,他們做到了!

 

2017年10月,「Luft 空氣淨化器」正式在國內的「嘖嘖募資平台」上架,原本預定一個半月募資20萬元目標,上線短短5天,即衝破100萬元的金額。當募資計畫結束後,募資金額更累積超過600萬元,在嘖嘖平台2017年度募資計畫排行榜上,獲得前10名的好成績。張中星與錢文正,憑著獨創全球的光觸媒空氣淨化器,打開屬於他們的「新藍海」。

 

「上線之前,很多人都說我們瘋了!」張中星開懷地說。對於產品研發技術與行銷策略擬定,他們有足夠的專業背景資歷與自信能做到最好。對於產品外型設計,雖非專業出身,但他們也鎖定小資女客群,以「不被大家討厭的實用擺設」為設計目的,透過討喜的金屬與木頭材質、粉嫩的馬卡龍色調,為產品加分。然而,面對電子商務平台快速變遷的世代,兩人卻如同新手一般,開始學習時下最夯、最流行的銷售方式。

 

「以前根本沒聽過什麼是群眾募資。」原本設定大賣場做為產品銷售平台的兩人,某天在公司工讀的中原資工學弟一句幽幽的質疑:「竟然不知道什麼是募資平台?!」讓兩人好氣又好笑地毅然決定將產品在募資平台上試試水溫。沒架設過網站、不會寫HTML、產品宣傳影片沒拍過、也沒寫過腳本,連商品前測都沒做過,但這些都不是問題,兩人不懂什麼、就努力學什麼,連在公司工讀的中原資工、企管大二學弟妹,都成了他們請教的對象。「創業之後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懂,但我們一直以謙卑學習的心態,面對一切!」

 

打造MIT品牌 為台灣爭光

 

創業一年多即甫有所成,「互動創新」的下一步,是以台灣電商募資的成功經驗為基礎,進軍美國群眾募資平台IndieGoGo,希望將百分百台灣製造的產品,推向全球,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競爭力與實力,也讓台灣品牌之光耀眼國際!

張中星與市長鄭文燦合影.jpg

校友視界

航空迷黃鈺崴的夢想就是成為飛航管制員,大四開始準備民航特考,考了三年才進入複試,透過搜尋航空運輸相關資訊、看國外航空網站,終於成功考取航管員;他提醒考生,航管員的培訓淘汰機制很高,「要做好完全心理準備」。黃鈺崴畢業於中原大學應用外文系(應外系109級),專業科目必須從頭讀起,他大四時首次報考民航特考時落榜,第二次考試居然敗在最有把握的英文會話。他決定第三年改變作法,參加線上英文家教課程,增加對答自
15歲開始訓練,從選手到教練,奧運人徐子茜投入田徑運動至今35年。今(24日)她以大會紀錄保持人身分,從新竹全中運賽場趕回台北,現身全大運全國記者會,為母校中原大學站台,展現「傳承」意義。徐子茜(原名徐佩菁)就讀中原大學國貿系時參加全大運,締造女子400公尺53.78秒大會紀錄(85年5月13日)及400公尺跨欄57.02秒大會紀錄(85年5月15日),至今已近27年。此外,她也在1998年曼谷亞
由中原大學慈暉社畢業校友組成的「中華民國中原慈暉之友會」,今(112)年在理事長簡文哲帶領下,響應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2023不老騎士為愛千里-歐兜邁環台」活動,更支持獨居弱勢長輩餐食計畫。此外,3月15日舉辦的一日北海岸機車之旅及迎接不老騎士餐會,希望透過一日機車之旅體驗,讓中原大學畢業校友感受到青春熱血、重回18歲的感動。本次北海岸機車之旅活動的召集人劉俊欣,是中原大學電子工程系87級畢業校友
土耳其強震發生後,大批災民湧入「台灣中心」,這是由台灣人裘振宇發起的非營利組織,裘振宇本身也擔任志工建築師,原本蓋好中心後,收容敘利亞內戰難民,因為主結構採用混凝土,強震後完全沒受損,中心也提供水電,湧入大約300、400名地震災民,目前還可以撐1、2週,急需外援,讓中心可以繼續運作。大批地震災民湧入位在土耳其敘利亞邊境的台灣中心,受到地震影響許多地方都斷水斷電,台灣中心還有柴油可以發電,大家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