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土木系傑出校友林銅柱 人在海外 心繫故鄉 | 中原大學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土木系傑出校友林銅柱 人在海外 心繫故鄉

土木系傑出校友林銅柱 人在海外 心繫故鄉

2012/06/05

本校93年傑出校友─林銅柱(土木系48級),年屆80歲,雖然長期定居美國,但仍心繫台灣,今年三月間返回故鄉宜蘭巡迴演講,將其畢生研究心得分享給國人;林銅柱校友是享譽全球的太空材料工程科學家,也是美國混凝土學會月球混凝土科技委員會的創始委員及召集人,曾接受美國太空總署(NASA)委託,致力研究混凝土科技如何應用於月球基地的開發與建造;他表示,若國內學術單位有需要,他很樂意奉獻所學,以行動回饋故鄉。


林銅柱校友此次返鄉除了參加同學會,也獲邀至宜蘭大學、宜蘭高中、羅東高中,以及羅東長老基督教會演講。3月21日在宜蘭大學的演講題目是「在火星上建構基地、延續生命體有可能嗎?」;在羅東高中則以「從太陽物理學認識太陽風和地球磁場」為題,與全校師生暢談研究心得;在教會的演講則嘗試從科學的角度分享聖經意涵,主題是〝God Created Man and Woman in His Image〞。


當年林銅柱校友以第一名的成績自本校土木系畢業後,赴美深造並獲得美國田納西大學結構學碩士及奧克拉荷馬大學工程材料博士;1981年在美國啟動月球混凝土製作之研究;1993、1994年榮獲美國混凝土學會(ACI)多項混凝土傑出貢獻獎;2004年受邀為美國政府NASA火星基地開發白皮書之共同作者。曾經擔任美商Lintek公司總裁、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科技顧問、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第一、二屆董事長及名譽董事長,以及國立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等重要職務;本校土木系亦於2002年聘其為教授級訪問學者。


1995年自交大客座教授退休後,林銅柱校友開始全新的生活,平時他熱衷研究聖經,喜歡從科學的角度去思考聖經的內涵,他表示,「科技」已經不是他所追求的目標,因為人最終的目的地是「天堂」,他希望花更多時間去讀聖經、研究聖經,讓內心充滿喜樂與自在。


多年未曾返回母校,林銅柱校友仍對中原的教育感懷不已,他說,在中原受的教育是他人生最堅實的基礎,也是他往後得以在美國讀研究所及工作的根基,「中原大學是培育我的地方!」林銅柱校友很感謝母校的一切,即使長年定居海外,仍念念不忘母校的栽培之恩,並永遠以身為「中原人」為榮!


校友視界

航空迷黃鈺崴的夢想就是成為飛航管制員,大四開始準備民航特考,考了三年才進入複試,透過搜尋航空運輸相關資訊、看國外航空網站,終於成功考取航管員;他提醒考生,航管員的培訓淘汰機制很高,「要做好完全心理準備」。黃鈺崴畢業於中原大學應用外文系(應外系109級),專業科目必須從頭讀起,他大四時首次報考民航特考時落榜,第二次考試居然敗在最有把握的英文會話。他決定第三年改變作法,參加線上英文家教課程,增加對答自
15歲開始訓練,從選手到教練,奧運人徐子茜投入田徑運動至今35年。今(24日)她以大會紀錄保持人身分,從新竹全中運賽場趕回台北,現身全大運全國記者會,為母校中原大學站台,展現「傳承」意義。徐子茜(原名徐佩菁)就讀中原大學國貿系時參加全大運,締造女子400公尺53.78秒大會紀錄(85年5月13日)及400公尺跨欄57.02秒大會紀錄(85年5月15日),至今已近27年。此外,她也在1998年曼谷亞
由中原大學慈暉社畢業校友組成的「中華民國中原慈暉之友會」,今(112)年在理事長簡文哲帶領下,響應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2023不老騎士為愛千里-歐兜邁環台」活動,更支持獨居弱勢長輩餐食計畫。此外,3月15日舉辦的一日北海岸機車之旅及迎接不老騎士餐會,希望透過一日機車之旅體驗,讓中原大學畢業校友感受到青春熱血、重回18歲的感動。本次北海岸機車之旅活動的召集人劉俊欣,是中原大學電子工程系87級畢業校友
土耳其強震發生後,大批災民湧入「台灣中心」,這是由台灣人裘振宇發起的非營利組織,裘振宇本身也擔任志工建築師,原本蓋好中心後,收容敘利亞內戰難民,因為主結構採用混凝土,強震後完全沒受損,中心也提供水電,湧入大約300、400名地震災民,目前還可以撐1、2週,急需外援,讓中心可以繼續運作。大批地震災民湧入位在土耳其敘利亞邊境的台灣中心,受到地震影響許多地方都斷水斷電,台灣中心還有柴油可以發電,大家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