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不只是過客 中原大學「桃園學」讓學生成為「桃園人」 | 中原大學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不只是過客 中原大學「桃園學」讓學生成為「桃園人」

不只是過客 中原大學「桃園學」讓學生成為「桃園人」

2020/12/21

中原大學為了讓學生對桃園產生認同與歸屬感,自2017年起開設「桃園學」系列課程,結合三位不同專業的老師帶領學生認識更多面向的桃園,是熱門通識課之一。中原大學表示,此課群最大特色是將學習帶入實地體驗,連結學生與土地的情感歸屬,授課老師包括負責社會學的何彩滿老師、藝術文化的魏立心老師及地方風貌的建築系葉俊麟老師,期望桃園不只是學生大學四年的過境之地,而是要讓桃園與中原的生活、學習經驗成為帶得走的饗宴與資產。

 

「桃園學」系列課程包括「桃學趣」、「桃花源尋寶」、「藝術說桃園」等,三位老師除了各自進行專業授課,也時常「共班」帶學生到桃園各地踏查,如:新屋石滬、大溪老城區、中壢老街溪、龍潭三坑、馬祖新村等處,深入瞭解桃園的城鄉風貌與內涵。而本學期課程成果展「桃到中原 話桃園」也特別邀請平鎮社區發展協會一同參與,藉由展出地方長輩的繪本與古玩,拉近學生與社區的距離。


中原大學在張靜愚紀念圖書館二樓舉辦「桃到中原 話桃園」成果展。.jpg   「桃到中原 話桃園」成果展,平鎮社區發展協會共襄盛舉,社區民眾也到中原觀展。.jpg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何彩滿老師表示,她以社會學角度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族群與社區,認識城市的性格。今年許多學生關注「移工」議題,土木三劉秉豪同學說:「來到中壢讀書,才發現來台灣的移工比想像中多,我們同樣在台灣生活,但卻很少接觸或了解他們。」 學生以迷宮及大富翁的方式讓大家更認識移工來台工作的過程與艱辛。另一組同學則以「移工IN中壢」為主題,製作地圖,呈現他們觀察到的文化落差問題。

 

來自財法系、化工系與機械系的「眷戀桃村」組學生,則對眷村文化產生興趣,透過課程參訪了馬祖新村及大觀園,非設計學院的他們手作模型,呈現出眷村新舊文化的交替與融合。心理三學生邱昱升表示,修這門課假日要去參訪,也要學習敘事和手作,雖然比較累,但能和桃園各地的人與故事去做連結,更覺得自己是桃園的一分子,不是只是來念書的。


中原大學「桃園學」課程學生以大觀園的鳥居做為記憶載體,呈現眷村文化今昔對比。.jpg   桃園學「移工IN中壢」組學生藉由地圖板之Q&A讓觀展者了解移工在台灣所遇到的問題。.jpg

 

魏立心老師從藝術面向帶領學生認識桃園,鼓勵學生以五感體驗去感受桃園,並且用藝術的手法展現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電機四張家齊同學表示,對他來說這門課最大的收穫是學會「放慢腳步」,大大改變他的理工思維,學會像孩子一樣打開所有的感官去體驗周遭,同組同學以「眼底的桃園」攝影、故事集一起呈現他們所看到的桃園與內心的感動。


「眼底的桃園」組學生自己拍攝並印製明信片,讓民眾自由索取,呈現不同風貌的桃園之美。.jpg   中原大學「桃園學」系列課程師生至龍潭三坑踏查見學。.jpg

 

葉俊麟老師的「桃花源尋寶」課程聯結桃園的地景、文化資產與社區來做互動參訪學習。近年已有應外系與應華系等學生修了這門通識課,更確定自己的興趣和方向,大學畢業後改報考中原建築系碩士班,未來將朝文化資產相關領域發展,「這就是中原通識課跨領域的魅力,讓每位學生都能發現不同面向的自己,發揮潛能!」葉俊麟強調。


「桃花源尋寶」課程,葉俊麟老師帶領學生校外教學,於龍潭聖蹟亭前合影。.jpg   中原學生至平鎮見學時,繞經日治時期所砌之水汴頭伯公,劉家後代拿出一塊當年的泥磚,讓學生大開眼界。.jpg

 

桃園市文化局文資科專員黃瑋珉表示,中原大學與桃園市政府一向是良好的夥伴關係,中原在大學社會責任、全國古蹟日、社教各方面都積極投入,也感謝中原老師帶學生一起領略桃園之美。

 

「桃園學」課群召集人何彩滿老師指出,他們三位老師都不是桃園人,所以更希望跟學生一起來認識桃園這個生活的第二故鄉,相信藉由課程的系統知識與有感經驗,能增進學生對桃園文化的認識與認同,並把「桃園學」的經驗帶回自己的家鄉。


中原大學「桃到中原 話桃園」成果展開幕典禮,校內老師與市府文化局人員合影。.JPG

校園花絮

高等教育人才的培育與發展,是大學重要的功能與目標之一。中原大學著重學生潛力培養與發揮,以「全人教育」全方位發展跨領域人才培育,本校教育理念更明確指出:「我們瞭解人人各承不同之秉賦,其性格、能力與環境各異,故充份發揮個人潛力就是成功。」中原大學積極培育「未來人才」,111學年度公私立一般大學大學部新生註冊率,中原大學再度獲得註冊率100%的好成績,就學穩定率更再度勇奪私立大學第一名!中原大學已連續3
為迎接充滿喜氣的農曆新年,每年1月份眾所期待的中原大學「迎新贈春聯」活動,由書法社指導老師、社員、師長與校友等多位書法家齊聚聯合行政服務中心開筆,現場揮毫傳遞祝福,再現春節傳統文化。許多師生、鄰里民眾不畏低溫,前來體會校園內熱鬧迎新的歡樂氣氛,中原大學陪伴大家度過溫馨且充滿書道藝術氣息的午後。 校友服務暨資源發展處特別邀請貴賓返回母校共襄盛舉,總是欣然答應前來的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榮譽教授
參加過文創市集、小農市集、寵物市集,你知道逛市集也能支持響應所關心的社會議題嗎?近幾年隨著平權意識高漲,為了讓「平權」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實現到日常生活中。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指導、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承辦的桃連青年志工中心,串聯桃園在地非營利組織與青年志工舉辦「平權市集」。邀請師生、民眾在2022年的尾巴,齊聚為共融社會盡一份心力。  在這次的平權市集裡,關注的主題包羅萬象,像是從非洲烏干
為啟發並引導特殊兒學習的知識技能,中原大學特殊教育系長期結合教育現場需求,研發多元創新教材造福孩童。第23屆「啟蒙二三事」畢業專題展於11月15-18日在中原大學宗倬章紀念廳展出,這群大學生結合時下熱門的VR、桌遊、電子書、線上遊戲等數位工具,以孩子的角度編製教學課程、發揮創意設計教案教具。希望能為特殊教育環境善盡責任與心力,成為他們的支持與後盾!桃園市政府教育局特教科科長施力中到場肯定學生表現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