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原大學熱門通識「桃園學」 帶學生走讀桃園、連結在地情感 | 中原大學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中原大學熱門通識「桃園學」 帶學生走讀桃園、連結在地情感

中原大學熱門通識「桃園學」 帶學生走讀桃園、連結在地情感

2022/06/17

「身在桃園,不可不知桃園事!」中原大學「桃園學」系列課程結合何彩滿老師的社會學、魏立心老師的藝術文化,以及葉俊麟老師的地方風貌等多面向專業師資,透過觀察族群與社區認識城市的面貌,以及連結桃園的地景與文化資產,鼓勵學生以視、聽、嗅、觸、味等五感感官體驗並探索桃園。帶領學生認識桃園的歷史人文與特色風貌,除了傳授專業知識,也讓學生走進鄉鎮社區,實踐在地關懷、關心城市大小事。


1.中原大學「桃園學」帶學生到桃園各地踏查,瞭解城鄉風貌與內涵。.jpg 2.「共班」體驗帶中原學生到龍潭親手製作傳統米食紅龜粿。.jpg


由通識教育中心何彩滿老師開授的「桃學趣」課程,從觀察社會基礎建設(social infrastructure)進而認識社區與城市。來自桃園不同地區、電子系四年級所組成的「救世i桃園」,以桌遊共玩方式帶大家瞭解在地的景點。倪銘璟同學說:「加入問答設計讓遊戲玩法多了點創意,製作過程中不斷的調整、改進,由在地人推薦景點並介紹家鄉顯得特別有意義,對於隊友們盡心盡力、互助合作給予高度的肯定。」另一組同學則手工製作精巧的手帳,包含了月曆、週曆可以紀錄生活點滴,也以桃園在地活動介紹了龍潭歸鄉文化節,藉由傳達如手帳名字「日日是好日」一般,期待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


3.中原電子系學生精心設計大富翁桌遊,帶大家從共玩中瞭解在地的景點。.jpg 4.中原學生製作精巧的「日日是好日Taoyuan diary」手帳。.jpg


何彩滿老師表示,從各組精心製作的成果影片,像是收錄地方聲音、活潑生動的文字敘述及敏銳的感受力,認識了馬祖、眷村文化,還追逐了客家人的足跡,說明桃園居民來源與遷移蹤跡的多元,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她強調:「藉由課程的知識與有感經驗,讓學生產生對城市的情感與在地認同,不但提升凝聚力、甚至有助於在地經濟的發展。」


「藝術說桃園」課程則由魏立心老師結合各類藝術賞析、探討桃園在地文化,帶領學生從藝術層面為桃園說故事。「去桃囡仔」組發現有一群為了謀生,抑或是為了「冒險」的人們,從馬祖遠道而來並與桃園在地傳統做融合,互相包容理解後便開創了全新的生活方式。電子四紀昊呈說:「我們實地走訪了八德龍山寺、大湳市場、馬祖會館,靠大家的團結與努力製作出一本旅遊手冊。對於在外縣市長大的我們,能夠在桃園實際體驗到馬祖特色文化,覺得經驗難得,有機會要帶回家鄉交流分享。」


5.「去桃囡仔」組實地走訪桃園八德龍山寺、馬祖會館等,體驗馬祖特色文化。.jpg


「菲尼不可,不會泰南」這組學生關注到桃園「移工」議題,透過手作菲律賓MassKara Festival面具、Parol聖誕燈及泰國麵包水燈等傳統藝術品,體驗新移民國家的文化。化工四陳苡瑄同學:「透過接納不同的文化、拉近彼此的關係,也讓社會更加包容與友善。」並表示修習課程才進一步了解「MassKara」這個詞的組合意思是人群和面子,象徵當地居民認真面對生活、不畏艱苦的精神。


6.中原學生關注移工議題,透過手作傳統藝術品,體驗新移民國家的文化。.jpg 「泰國麵包水燈」象徵流水帶走壞運並向河神祈福。.jpg


建築系葉俊麟老師帶學生從「桃花源尋寶」之旅開始,從路上觀察學探索桃園有形與無形的文化瑰寶。來自電子系與建築系的「溜搭去桃園」組,以公園裡溜滑梯為主題,結合公園特色設計出專屬的LOGO。像是富涵歷史意義的「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學生以藍色的地景山丘為背景,結合灰色圓環與溜滑梯的穿越印象,跨越了歷史斷層象徵族群融合。有著都市森林美名的「大湳公園」,意象設計呈現公園不只給我們優質的環境,也在都市中賦予了綠地植物新的家。另外,還有北台灣最長滾輪溜滑梯的風禾公園,以「龍」加「風」創意出隨風飛翔的自由意象。電子三林康榆說:「雖然非設計本科,但再多次親臨公園後,越能感受每一座公園不同面貌所吸引人之處,剛好透過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它們的魅力。」


葉俊麟老師(左)帶學生踏查,認識桃園城鄉風貌與內涵。.jpg 結合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特色,中原學生設計出富涵歷史意義的專屬LOGO。.jpg

7.中原電子系與建築系學生多次造訪公園,發現每座公園的獨特魅力。.jpg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表示,學校每學期開設上百門通識課程,採用鑑賞、引導、潛移默化、浸潤等方式,帶領學生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達到全方位平衡發展。「桃園學」課群最大特色是將學習帶入實地體驗,連結學生與土地的情感歸屬,讓桃園不只是學生大學生涯的過境之地,而是要讓桃園與中原的生活、學習經驗成為帶著走的實力,而跨領域通識教育正是中原大學全人教育的精粹體現。

校園花絮

高等教育人才的培育與發展,是大學重要的功能與目標之一。中原大學著重學生潛力培養與發揮,以「全人教育」全方位發展跨領域人才培育,本校教育理念更明確指出:「我們瞭解人人各承不同之秉賦,其性格、能力與環境各異,故充份發揮個人潛力就是成功。」中原大學積極培育「未來人才」,111學年度公私立一般大學大學部新生註冊率,中原大學再度獲得註冊率100%的好成績,就學穩定率更再度勇奪私立大學第一名!中原大學已連續3
為迎接充滿喜氣的農曆新年,每年1月份眾所期待的中原大學「迎新贈春聯」活動,由書法社指導老師、社員、師長與校友等多位書法家齊聚聯合行政服務中心開筆,現場揮毫傳遞祝福,再現春節傳統文化。許多師生、鄰里民眾不畏低溫,前來體會校園內熱鬧迎新的歡樂氣氛,中原大學陪伴大家度過溫馨且充滿書道藝術氣息的午後。 校友服務暨資源發展處特別邀請貴賓返回母校共襄盛舉,總是欣然答應前來的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榮譽教授
參加過文創市集、小農市集、寵物市集,你知道逛市集也能支持響應所關心的社會議題嗎?近幾年隨著平權意識高漲,為了讓「平權」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實現到日常生活中。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指導、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承辦的桃連青年志工中心,串聯桃園在地非營利組織與青年志工舉辦「平權市集」。邀請師生、民眾在2022年的尾巴,齊聚為共融社會盡一份心力。  在這次的平權市集裡,關注的主題包羅萬象,像是從非洲烏干
為啟發並引導特殊兒學習的知識技能,中原大學特殊教育系長期結合教育現場需求,研發多元創新教材造福孩童。第23屆「啟蒙二三事」畢業專題展於11月15-18日在中原大學宗倬章紀念廳展出,這群大學生結合時下熱門的VR、桌遊、電子書、線上遊戲等數位工具,以孩子的角度編製教學課程、發揮創意設計教案教具。希望能為特殊教育環境善盡責任與心力,成為他們的支持與後盾!桃園市政府教育局特教科科長施力中到場肯定學生表現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