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原大學「以愛為核心」 連續三度榮獲教育部「友善校園獎」卓越學校 | 中原大學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中原大學「以愛為核心」 連續三度榮獲教育部「友善校園獎」卓越學校

中原大學「以愛為核心」 連續三度榮獲教育部「友善校園獎」卓越學校

2019/12/23

教育部為表揚推動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表現卓越之學校及人員,12月20日上午於銘傳大學舉行「108年教育部友善校園獎頒獎典禮」。中原大學繼98及103年度後,今 (108) 年再度榮獲「友善校園獎」卓越學校,是全國唯一第三度獲獎之大專院校,校長張光正親自出席頒獎典禮,領取這份代表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成果至為榮譽的獎項。


接獲教育部獲獎公函當日,適逢中原大學舉辦一年一度感恩節「聖誕點燈」活動,張光正校長興奮地向師生宣布喜訊,並於致詞時表示,值此歲末溫馨、感恩的節日,特別是「數算上帝給我們的恩典」時刻,中原大學在面對競爭的高教環境下,能突破「少子化」之衝擊,屢創各項佳績,今日再添「友善校園卓越學校」獎項,深具意義,除感恩上帝這一年的帶領與賜福外,並感謝社會各界對中原大學「全人教育」辦學的肯定與認同。


教育部實施友善校園計畫迄今已十餘年,以鼓勵學校積極投入學生事務與輔導創新工作、營造友善校園。中原大學表示,學校多年來落實推動「安全守護」、「樂活學習」、「溫馨關懷」、「健康促進」、「全人品格」及「生涯圓夢」等六大面向、全方位友善校園政策與方案,營造出一個以「愛」為核心的全人友善校園。依據該計畫評選規定,曾獲表揚之學校三年內不得薦送,中原大學在教育部實施該計畫以來,能第三度獲選為卓越學校,實屬不易,願成為臺灣高等教育友善校園的標竿與典範學校,與各校分享經驗。


近年來,中原大學積極爭取教育部的補助及向校友與各界募款,斥資建設及改善校園內各項軟、硬體設施,以建構和諧關懷的友善校園情境與環境,讓學子安居樂學。例如,整建原有的5棟宿舍、興建熱誠宿舍、創建多功能「樂學園」學生學習基地、增建「日日新」共學區、打造239坪「樂河源地」等,提供學生多樣化、多元化的學習與活動園地。此外,令學校引以為傲的是每年募資舉辦超過60場免費音樂會,讓師生同仁及社區民眾就近在中原校園內聆賞音樂家們的演出,共同享受校園中無所不在的藝術饗宴,讓友善校園的影響力無邊界。



中原大學打造239坪「樂河源地」的社團活動空間,學生將個人充沛的體力及躍動的思想盡情發揮於此。.jpg





中原大學每年舉辦60場音樂會,此為戶外FIVE JAZZ MEN 爵士五重奏表演,背景為108年畢業典禮裝置藝術。.jpg


中原大學重視學生品格教育,全力推展「全人品格」軟實力活動,並以專業進行社會服務的「服務學習」及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等成效,於今年9月獲得教育部「108年度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獎」。此外,為落實弱勢學生及境外學生的關懷與輔導政策,陸續成立「特殊教育學生資源中心」及「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並納入正式行政組織單位,為身心障礙學生建立「天使學伴」制度,落實「零拒絕、無障礙」的校園環境;實施弱勢學生圓夢起飛計畫、原住民族學生安學計畫等,設有幫助經濟弱勢學生安心就學等多項扶助措施。中原大學表示,不希望有因為經濟困難而放棄就學的學生,學校願意集各項資源,傾力協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及就業。


中原大學前學務長饒忻指出,在帶領學校同仁辦理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所應具備的認知與態度,首要了解「學生需求」,為「需求」辦理活動、為「需求」設置場域等,如此貼心的考量與精心的準備,才能獲得學生的熱烈參與,學生亦有所獲益;其次,是要抱持「一個也不放過」的心態,從學生入學到畢業持續關懷。饒忻憶及當年與總務處及學生共同合作,重新起造原住民族在校區內的戶外「部落」空間-信實教學基地,印象十分深刻。因為這不僅僅是提供原住民族學生工讀的機會,更借重原住民族學生本身所擁有建造及設計部落屋舍的天分,最重要的是,學生有強烈的使命感,想延續原住民族部落與大自然共生共榮的文化。而目前就讀原住民專班四年級高毅鴻,也感謝學校讓他有機會參與原住民族學生安學計畫,除習得木構造建築屋頂防水技法這項新穎的知識與技能外,同時也獲得工讀金,減輕生活學業上的經濟負擔,是非常好的學習經驗。


中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參與安學計畫營建「信實教學基地」工程,學習屋頂防水技法。.jpg



將原住民族文化融入教學課程及活動,中原大學「信實教學基地」在友善校園內延續原住民族部落與大自然共生共榮文化。.jpg


校園中,除學校的行政、學術體系外,學生的自治組織學生會承擔起增進學生福利、保障學生權益的重要責任。中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校友也是第25屆學生會會長張致遠認為,在中原大學友善校園的氛圍下,師生齊力合作,使學校成為師生共治、教學相長的園地,打造師生共好的校園環境。


財經法律學系四年乙班林庭荃同學表示,在107學年度擔任第27屆學生會會長期間,對學校的「友善校園」感受十分深刻。對她而言,作為陸生能當選學校的學生會長便是一種「友善校園」的體現,在競選過程中,中原的同學們帶給她包容、溫和與鼓勵,這份情誼難能可貴。她認為學生會是學生唯一透過直接選舉產生的組織,是代表學生,努力構建與校方之間「友善的橋樑」。


校長張光正曾多次說:「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在學校的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中,林庭荃見證著學校為維護學生身心靈健康,所做的突破與改變,例如:張校長承諾保障境外學生的住宿權,讓外籍生夥伴感受家的溫馨;活動中心地下室重新整修「樂河源地」,給社團人營造更多的活動空間;期中期末考試之前,學務處課指組與學生會共同舉辦溫書關懷活動,給予莘莘學子溫暖;校園處處可見勵志標語,激勵著師生砥礪前行......,這些都是「友善校園」的貫徹落實。

 

中原大學學務長陳冠宇由衷感謝教育部肯定,學生事務與輔導是全校性及全面性的工作,友善校園需要全員共同營造與付出。中原大學是一所以基督救世愛人的精神所創立的學校,未來將持續以學生為本,用愛心守護學生,只要能使學生充分發揮個人潛力,那怕是微小、細節之事,都會努力做好,讓學生在中原這個和諧、友善及充滿愛的溫暖校園中成長,充滿自信的邁向成功的人生。


焦點新聞

你對桃園的印象是什麼呢?是國際機場、眷村老街,還是多元文化、異國美食?為了讓來自不同縣市的學子認識這塊土地,中原大學開設通識教育「桃園學」迄今邁入第六年,已有數百位學生修習這門「最好玩的大學通識課」,從不同角度重新瞭解桃園之美,進而對城市產生更深的連結。桃園學課程除了基礎知識的養成,也帶學生參訪平鎮龍德米庄、老街溪、恆器製酒、龍潭快樂農場、桃園老屋聚落等場域,更結合桃園航空城、霄裡兩圳文化等USR
由商業設計系及企業管理系開設的「中原大學廣告行銷服務」課程,以跨領域專業合作模式,協助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解決問題,以專業創意實踐社會影響力。今年學生以生態場域闖關活動、親子互動式繪本、二手永續市集及建置合作社網站來落實服務學習與大學社會責任,要向社會大眾傳達「From ZERO TO HERO」的跨領域實踐精神。 中原大學今(24)日上午在臺北NGO會館舉辦「From ZERO TO
今年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由中原大學承辦,賽會在10日劃下句點,體育署主任秘書呂宏進閉幕時指出,感謝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率領師生團隊,成功整合各界資源,「全聚中原」讓所有參賽選手留下輝煌紀錄。呂宏進也感謝桃園市政府提供各項服務,傾力協助選手必要的措施。20種競賽超過萬名選手參賽,恭賀所有突破自我的選手,都值得大家掌聲喝采,許多國手也在全大運,為今年成都世大運和杭州亞運,做了很好的暖身。中原大學體
2023年新一代設計展「金點新秀設計獎」日前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頒獎典禮,共有來自全台55校、121系超過5千件作品參賽。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學生賴易平、王楨的作品「打開遺忘之丘」(指導老師:田榮瑜)以獨特眼光探討觀音山蓄水池古蹟結合寶藏岩藝文聚落再利用的方式,獲頒金點新秀空間設計類「年度最佳設計獎」並得到獎金10萬元!      由經濟部與教育部共同指導、經